□蒋书阁
文化如水,浸润人心,阅读可以塑造人、成就人。
作为不同领域的成功者,日前,三位省政协委员接受本报採访,畅谈读书心得与感受,为读者推荐几本好书。
王越群:书能滋养精神给人力量
推荐书目:《书香,也醉人》
聊起读书的话题,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越群颇为感触,「几十年前社会对知识的渴望令人感叹,说起读书,很多上年纪的人都有手抄图书的记忆,那时生活很单一,资源贫乏,却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当今社会人们工作忙、事务多,读书很难静下心来,这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人们很难把源头性的、思想性的好书读完。」王越群说,只有多读书,读好书通古今、晓四方,才能正确分析问题,才能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书中汲取力量。
王越群认为,读书要多读经典,要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有益读和无益读相结合;系统读和碎片读相结合。阅读面要广一些,不能局限于本专业的书,这样涉及到任何方面都能触类旁通。
提到推荐书目,王岳群委员欣然推荐了一本推广全民阅读的书——《书香,也醉人》(海天出版社出版,2013年10月第一版)作者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学家朱永新,作为中国「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他是近年来推广阅读活动的强力促进者。书中阐述了阅读的价值。认为人的成长主要是精神成长,精神成长要靠阅读;人的精神成长史对于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王岳群说,我们国家现在讲文化自信,很多东西支离破碎的不行,快餐文化不能替代系统性阅读,必须进行系统的阅读。书中还列出了适宜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不同人群阅读的书目,给人以阅读的指导。」
李香菊:不局限于读本专业的书
推荐书目:《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
「谦虚、诚实和勤奋是摆渡人生从此岸走向彼岸的三件法宝」。翻开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香菊的网上个人主页能看见这样一句话。谈起读书,崇尚勤奋的李香菊认为,学习是终身性的,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坚持不断地积累,而读书是最好的实现方式。
李香菊认为,读书要静下心来,要读好书,要保持一定量地阅读。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一定要看名着、看好书。除了阅读纸质书以外,还有电子阅读等方式,不过李香菊表示更喜欢阅读纸质书,「书是有质感的,阅读纸质书所带来的愉悦是别的形式无法替代的,在书页的翻动间能感受到书的温度。」
李香菊建议,专业的书要读,但阅读面不能太窄、太局限,也要跨学科读不同的经典、名着、好书,这样基础才比较扎实。有时考虑问题,超越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可能更好,光是读本专业的书,考虑问题肯定会有局限。
谈及推荐书目,李香菊马上想到一本关于财税的书——《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王绍光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6月1日第一版),「这本书写美国建国不久以后就开始规范政府的行为,包括乱收费行为,预算不公开、不透明等,通过巴特运动、媒体的唿吁等去改革最终使政府的预算走上正常的道路。美国进步时代的那些预算制度、收支行为规范管理对我们国家现在有借鑑作用。」
牛晓涛:勿为读书而读书
推荐书目:《明史》
作为一名律师,省政协委员、陕西言峰律师事务所律师牛晓涛认为,读书对自己至关重要,「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明白事理,增强潜质。」
谈及读书的方法,牛晓涛认为,读书要独立思考;书是人写的,读书要先了解作者的人生。要在青少年时期多读书,青少年时期读书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最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凡是提不起阅读兴趣的书没必要读,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
牛晓涛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曾有计划地阅读,而工作以后则没有阅读计划,都是随机阅读。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工作,遇到问题会找相应的书籍,另一种是为休息,阅读也是一种休息。
牛晓涛建议青少年可阅读人物传记,根据自己的志向、爱好读不同领域的人物传记。「我的女儿今年15岁,我会每年给孩子列一个书单,当然这个书单是和孩子商量达成一致的结果,我会引导,但也会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在初中阶段就很喜欢哈利.波特的小说,这对孩子学习英语和英国文化很有帮助。」谈及辅导子女读书,牛晓涛说道。
问及最近正在看的书,牛晓涛直言,《明史》(张廷玉着,中华书局出版)。「文以载道,史以鑑戒,读史使人明智。历史记录着经验,铭刻着教训,多读些史类书籍有益。这本书可推荐阅读。」
来源:各界导报
欢迎关注各界导报(ID:gejiexinwenwang)官方微信,获取更多资讯。